太极拳的核心很简单,寻找的高级境界和状态,其实就在你自己的身上,这四个字就是“开合、松静”。
开合是什么?各种角度都可以说开合,太极拳套路从起势开始就是开,到收势就是合,从骨骼角度来说拉伸是开,压缩是合,从呼吸角度来说,吸气是开,呼气时合,我们起床是开,睡觉是合,我们的所有活动就是一开一合而已。
看看传统太极拳孙禄堂先生的开合手,一开一合之间,太极的阴阳相合,刚柔相济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其中。
我经常会发朋友圈,说我自己练太极拳就是养生为目的,训练的主要手段就是走路,每一次走路都可以体会到身体的不同层次的骨骼,肌肉,筋膜,在不断的开合开合,再配合上呼吸,你会慢慢发现一呼一吸就是一开一合,一阴一阳就是一开一合。
我们第一步就是练习开肩开胯,这个水平提高了,太极拳的套路水平会直线提升,但是开肩开胯只是第一步,第二步要练合肩合胯,这样你就会发现开就是合,合就是开,开合一体。
展开剩余63%大部分拳友站桩,都不知道要站开合桩,往往把太极拳里最灵活的桩功站成了死桩,初级阶段站桩不要超过三分钟,具备整劲基础以后站桩才可以逐渐加长。
很多拳友把灵活的太极拳的练成了死板的太极拳,认为站桩好,于是拼命的硬练,一站不动30分钟,一站不动2个小时,练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。当肌肉,骨骼,筋膜都僵硬了,怎么能够让身体体会到放松自然的状态呢?当你只会硬撑硬撑,不会休息,太极拳的核心又怎么能掌握呢 。
开合之道,一张一弛,一松一紧,一刚一柔,一阴一阳,练成本能,练成习惯,练成呼吸就是练拳,行住坐卧都是太极的状态。
而初学练架子的人,还要格外注意“松、静”二字。
静,就是心静。要有耐心和专心,不可焦躁和心猿意马,否则举止失措,动作、方向、姿势都不正确,就难以把太极拳学好。太极拳主张“用意不用力”,意识要时时在先,即所谓“先在心,后在身”,“刻刻留意”。
而且每一定式都有技击的落点,落点要真切,所以初学搭架子时,最好能粗知一手一式的技击意义。这样才有利于做到挨着假想敌人的何处,心就用在何处。使一开始练架子,就依矗无人若有人”的要求来练。但这都是指用意,而不是用力,若是误解为用力,日久养成习惯,在练习推手、散手时,就难以做到“舍己从人”了。
松,就是体松。也就是松开全身关节,做到节节松沉。松与静的关系极为密切,心静才能体松,反之肢体就紧张;体不松,心也静不了。
谁都知道,在肢体紧张时,大脑也放松不了。同时,体松与身灵、步稳的关系也特别密切。体不松,身手就难以做到轻灵自如,体不松,关节也松不了;关节不松,全身就僵滞而不沉;身不松沉,步履又如何能稳。
因此,练太极拳不仅要掌握各个基本要领,还要对“合、开、松、静”格外讲究些。切不可一开始就把太极拳当作“硬拳”来打,否则一旦习惯成了自然,要想纠正就得事倍功半了。
发布于:河南省